下拉阅读上一章

  市终端机",那台机器散热孔的温度能烤熟鸡蛋。

  

  凌晨三点,老式显像管电视机突然自动开机。新闻里正在报道金鼎慈善基金会的海外领养项目,镜头扫过混血儿童的笑脸时,老张头看见某个孩子耳垂上的朱砂痣。他颤抖着摸出账本,发现二月七日当天的《燕京晚报》少了社会版。

  第三节:流沙中的锚点

  李桂枝在信用承诺书上按手印时,闻到印泥里混着婴儿襁褓的血腥气。AI公证员的声音从天花板传来:"根据《数字化社会治理条例》第47条,您已自愿放弃对临时监护对象的一切权利。"

  她望向落地窗外,金鼎大厦玻璃幕墙正反射着强光。恍惚间看见穿病号服的女孩在百米高空擦玻璃,安全绳的金属扣与那晚奥迪车窗伸出的腕表闪着同样的冷光。怀里的《领养家庭评估表》突然变得滚烫,国际领养机构LOGO上的三颗金星,与她工牌上的惩戒标记如出一辙。

  第四节:裂缝中的光

  晚九点的地铁通道,里李桂枝在公益屏幕前驻足。循环播放的领养宣传片中,混血男孩正用中英双语背诵唐诗。当镜头扫过孩子耳垂时,她突然冲向屏幕,工装裤擦过流浪歌手的吉他弦,发出刺耳的嗡鸣。

  保安赶来前,她已用扫帚柄撬开控制箱。跳动的电缆像血管般缠绕,主板指示灯映出她瞳孔里的数据流——二十年前在玩具厂,她也是这样拆开质检不合格的声控娃娃,发现里面藏着微型监听器。

  终章:重构的尘埃

  凌晨的环卫车停车场,李桂枝把破解的监控芯片埋进合欢树下。女儿发来的三维建模图在手机闪烁,那些建筑系学生设计的贫民窟改造方案,正与她记忆中的故乡重叠。当第一缕晨光照亮金鼎大厦时,她看见玻璃幕墙上浮现出无数细小裂痕,像极了二十年前阿桂撞破的玩具厂铁门。

  第四章:数据牢笼的裂缝

  楔子:电子镣铐

  李桂枝抱着婴儿站在"智慧救助舱"的蓝光扫描区,工牌突然发出刺耳蜂鸣。全息屏弹出红色警告框时,她看见自己名字后跟着的血红色数字:信用积分43.7——这个分数已经不够在公立医院挂急诊。

  第一节:呼吸定价

  朝阳区社会福利中心的中央空调出风口挂着冰凌。社工小夏敲着击全息键盘:"根据《数字化救助条例》,您需要补缴监护对象呼吸税。"

上一章 下一章

4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