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记忆之劫
【主时间线·原点】
2045年10月15日 14:37
京城量子物理研究所·727号实验舱
林雨晴习惯性地咬着下唇,盯着全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据流。这是第36次尝试,量子态稳定指数依然在危险地震荡。制冷系统发出规律的嗡鸣,却压不住她内心渐强的不安。
"A区量子态衰减率:76.3%,临界值警告。"她快速在记录本上写下数据,笔尖几乎要戳破纸页。这个数字她再熟悉不过了——在之前的35次实验中,每当衰减率接近75%,就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波动。
显示屏右上角,一个不起眼的红点正在缓慢闪烁。这是周昊三个月前加装的量子场稳定器,此刻它的警示频率比平时快了那么一点点。换做平常,她一定会立即叫停实验,但今天,周昊坚持要突破这个临界点。
"雨晴,你看这个数据。"对讲机里传来周昊兴奋的声音。透过防爆玻璃,她能看到他又在下意识地推眼镜,这是他每次觉得自己即将有重大发现时的标志性动作。实验服上的咖啡渍还在那里,那是三天前通宵工作时留下的印记。
主控室的温度保持在恒定的20℃,但林雨晴还是感到一丝寒意。她调出三维量子场投影,紫色的光晕在半空中勾勒出复杂的波函数图案。前军方专家、现任安全主管李明说得对,这个图案和三个月前相比,确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衰减曲线在变得规律。"周昊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比上周的数据稳定了至少47%。如果能保持住..."
"周昊。"她打断道,顺手整理着桌上厚厚的实验记录本。这是个习惯性动作,十本笔记按时间顺序排列,每一本都记载着周昊的笔迹和她的批注。"你记得我们的约定吗?第一次约会时,你说过的那句话。"
对讲机那边沉默了两秒。实验舱内的量子计算机正散发着幽幽的蓝光,那是他们夫妻二人三年心血的结晶。它的核心处理器采用了革命性的量子纠缠技术,理论上可以实现人类意识的量子态传输。
"安全第一,科学第二。"周昊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我记得。但雨晴,你看这个。"全息屏幕上突然跳出一组新数据,"量子态的相干性首次突破了理论极限。这意味着..."
就在这时,监控屏幕突然闪了一下。林雨晴愣了愣,似乎看到一个穿白裙的小女孩在实验舱门口一闪而过。她刚要仔细查看,警报声突然响起。
"不,不对劲!"她的瞳孔猛地收缩。显示屏上的数据开始疯狂跳动,量子场稳定指数直线下降。"周昊,立刻中止实验!现在!"
但已经晚了。刺目的蓝光突然从量子计算机中爆发,像一道离弦之箭直射向周昊的后脑。防爆玻璃在瞬间布满蛛网般的裂纹,尖锐的警报声几乎要刺破耳膜。
林雨晴条件反射地扑向紧急终止按钮,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在原地。在那一瞬间,她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周昊的身影仿佛分裂成了数个重影,每一个都在做着不同的动作,却又诡异地重叠在一起。
整个过程只持续了3.27秒。当烟雾散去时,实验室内的设备完好无损,只有周昊倒在地上,鲜血从他的七窍中缓缓流出。
"这不是普通的实验事故。"三天后,张教授站在医院走廊上,神情凝重地说。走廊尽头,李明正在和几个身着军装的人低声交谈。"周昊的大脑受到了某种未知的量子态干扰。CT显示他的神经元活动完全紊乱,就像..."
"就像被重写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