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微臣认为这和亲之事万万不可草率决定呀!那吐蕃向来都是虎视眈眈、狼子野心,他们觊觎我朝疆土已久。即便这次和亲能够暂时平息战火,也难保日后不会再起波澜。而且,以微臣之见,和亲之举未必真能换来长治久安的和平局面呐!所以,微臣斗胆进谏,恳请陛下先集中力量加强我国边境地区的防御工事,待到时机成熟之后,再从长计议和亲之事不迟啊!”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众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有的大臣一脸严肃地频频点头,表示对苏怀瑾观点的赞同,他们义正言辞地说道:“苏大人所言极是!我大唐国威浩荡,岂能轻易向那吐蕃妥协?这不仅有损我朝颜面,更会让周边小国小觑咱们啊!”然而,另一部分大臣却面露忧色,甚至显得有些惶恐不安。这些人畏缩地看着前方,压低声音附和着李林甫的提议,轻声嘀咕道:“诸位莫要冲动啊!那吐蕃兵强马壮,实力不容小觑。若是我们执意对抗,只怕会引发一场大战,到时候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啊!不如暂且退让一步,以保国家太平……”

唐玄宗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争论不休的群臣。他左手托着下巴,右手轻轻敲击着扶手,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许久之后,玄宗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沉声道:“此事关乎国家社稷之安危,实乃重中之重,容朕再仔细斟酌一番。今日暂且退朝吧!”说罢,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散去。随着皇帝一声令下,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行礼告退,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思离开了大殿。整个朝堂渐渐恢复了平静,但这场关于是否妥协的争论,却如同阴云一般笼罩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退朝的钟声在紫禁城的高墙间回荡,苏怀瑾步履沉重地走出朝堂,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他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步履间透露出一丝疲惫。刚到宫门口,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冷笑,那声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刺骨而尖锐:“苏侍郎,真是年轻气盛啊,竟公然与宰相大人作对。”苏怀瑾心头一紧,转身一看,只见吏部侍郎杨国忠站在不远处,脸上挂着一抹讥讽的笑容,目光中充满了不屑。

苏怀瑾心中涌起一股厌恶,但他仍然保持着官场的礼节,礼貌地拱手道:“杨侍郎,苏某只是就事论事,为国尽忠而已。”他的话语虽然平和,但语气中却透露出坚定和不屈。杨国忠听后,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他不屑地哼了一声,仿佛是在嘲笑苏怀瑾的天真和幼稚。随后,他拂袖而去,留下苏怀

上一章 下一章

3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