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会导致人腹泻的药物。
皇帝得知此事后,立刻命人彻查。很快,调查的矛头指向了贵妃自己——毕竟,那只猫只有在她的寝宫中活动,而能接触到猫的,除了她和她的心腹宫女,没有别人。
当翠玉被拉去审问时,她慌忙交代了贵妃指使她给宁嫔下药的事情。
真相大白,贵妃不仅没能陷害宁嫔,反而因为虐待动物和谋害同僚而被降为贵人,并被禁足思过。
事后,小柳好奇地问宁嫔:"娘娘,您是怎么做到的?贵妃的猫怎么会吃那个药?"
宁嫔神秘地笑了笑:"我只是在翠玉给我的纸包外面抹了一点鱼油,然后让你假装不小心把它掉在贵妃宫门口。那只馋嘴的猫闻到鱼油的味道,自然会去咬纸包。"
小柳佩服地看着宁嫔:"娘娘真是太聪明了!"
宁嫔摇摇头:"不是聪明,是了解自然规律。猫喜欢鱼,这是天性;人心险恶,也是自然。我们只是顺应了这两种自然法则而已。"
小柳忽然意识到,这位看似单纯的宁嫔,其实有着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洞察力。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后宫,也许她才是最适合生存的那一个。
而她,一个普通的宫女,有幸能跟随这样一位主子,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在宫中的一线生机...
第三章:危机与转机
李小柳很快发现,宫中的日子就像四川的天气——变化多端,难以预测。
宁嫔因为成功化解了贵妃的陷害,又得到了皇帝的另眼相看,被晋升为宁妃。这本是件喜事,却让她在后宫的处境更加微妙。
一天,小柳正在整理宁妃的妆奁,突然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娘娘不好了!"一个小宫女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太后娘娘要来!"
小柳手一抖,差点打翻了胭脂盒:"太后娘娘?她老人家很少出凤仪宫的啊!"
宁妃也是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快去准备迎接!"
太后是皇帝的祖母,在宫中地位尊崇,几乎与皇帝平起平坐。她已经八十多岁高龄,平时深居简出,甚少过问后宫事务。她此次突然造访,必有深意。
小柳和其他宫女手忙脚乱地准备着,终于在太后的仪仗到达前,将一切安排妥当。
太后在一众宫女和太监的簇拥下,缓缓走进宁妃的寝宫。尽管年事已高,她的眼神依然锐利如鹰,气势威严如山。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宁妃恭敬地行礼。
太后摆摆手,示意她起身,然后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角落里的那些小动物身上。
"这就是皇帝常来的原因?"太后的声音沙哑但不失威严。
宁妃小心翼翼地回答:"回太后娘娘,皇上喜欢看臣妾研究这些小生灵。"
太后走近那些小动物,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老身活了八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这些小东西。"
宁妃见太后似乎对小动物有兴趣,便大着胆子介绍道:"这是蝴蝶,它们能从丑陋的毛虫变成美丽的精灵;这是蜜蜂,它们勤劳地为蜂巢工作,却从不为自己;这是青蛙,它能预知雨水的到来..."
太后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忽然,她看到了那只经常出没的小老鼠,眼睛一亮:"这就是当初选秀时出现的那只老鼠?"
宁妃惊讶地点头:"太后娘娘知道这事?"
"宫中的大小事,老身都知道。"太后意味深长地说,"老身还知道,你因为这只老鼠被选中,又因为这些小动物得宠,现在还因为一只猫打败了贵妃。"
宁妃顿时感到一阵寒意:太后此来,恐怕不简单。
太后看着她的表情,突然笑了:"不必紧张。老身今日来,是想告诉你一个道理。"
"请太后娘娘指点。"
太后指着那些小动物说:"这宫中,人如这些小生灵,各有各的活法。有的像蝴蝶,靠美丽取宠;有的像蜜蜂,靠勤劳获赏;有的像青蛙,能察言观色...但最终,能活得长久的,却是这老鼠。"
宁妃若有所思:"老鼠...因为它善于躲藏?"
"不,"太后摇摇头,"因为它知道什么时候该出现,什么时候该隐藏;知道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碰;更重要的是,它永远记得自己的身份——一只老鼠。"
宁妃恍然大悟:"太后娘娘是说,臣妾现在太过引人注目了?"
太后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后宫如深海,安静时风平浪静,暗流涌动时却能吞噬一切。你现在如鱼得水,但别忘了,水深之处暗礁众多。"
说完,太后起身准备离开,却又回头对宁妃说:"皇上近日打算选立太子,后宫必有一番龙争虎斗。你既无强大家族支持,又无子嗣在身,最好不要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