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始终回想不起铁匠师傅的脸他们总是一身黑黢黢的看不清楚脸上是什么表情,放学后,许多同学会在这儿驻足,或站、或蹲,或两两搭背,眼里闪着亮光,满是好奇。这也是我童年为数不多的一种乐趣,有时直到天空微微有点暗了,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或者谁家父母路过喊一嗓子:“阿二啊,放学了还不回家去!”大家才慢慢散去。这会儿,铁铺门前没了叽叽喳喳的声音,又只剩下“锵锵锵”的打铁声。

慢慢的走到铁铺跟前,让我感到有些惊喜意外的是,这打铁铺的门面还是和从前看到的一模一样,没有随着时代进步换成常见的电动卷帘门、铁门或是其他什么的门,在他眼里,那些门都不属于也不适合装在打铁铺上。还是以前的木板门木窗对味,那些木板被岁月熏烤得又黑又亮,中间直直的两头已略略弯曲。它们是一片一片地嵌进地面和房梁上的凹槽里,再一片一片拼接起来,把铺子封得严严实实的。

回想曾经热热闹闹的老街,沿街的铺子,随处会响起一两声的叫卖,随着城市一天天发展,慢慢没了以前的热闹劲儿,只有这间打铁铺子,就像一个跟不上时代的老人,一天又一天年复一年,还守在这老地方。

酒精在陈没身体里捣乱,恍惚间,那些已经过去很久、模糊不清的记忆,现在却无比清晰,宛如是刚刚经历在眼前。一些场景如同放映机的胶片,在他的脑海中一帧帧闪过。

幼儿园时期的画面也显得那么鲜活。阳光透过绑在小操场上方串在一起的三角彩旗,照在他小跑的脸上,小手高高举起,向疼爱他的奶奶炫耀自己今天得到的红色小花,午点不爱吃的菜粿点心,趁老师没注意,偷偷地将其揣进口袋带回家,

菜粿是长方形的,用油炸后,表面变得酥脆金黄,泛着一层淡淡的油光,里面是白白嫩嫩的,口感十分软糯。但我从小就对这种软软糯糯的食物提不起兴趣,在我看来,它就像油腻的肥肉,光是看着,就让我难以下咽

在我的记忆深处,奶奶总是把好吃的都留给我,无论面对什么食物,她永远都是那句“我不爱吃,你吃”。除了我从幼儿园带回来的菜粿。这是为数不多奶奶所爱吃的东西。

99 年,我踏入了小学的校门。在这之前上学对我来说是有点恐惧的事,无论是在家里还是走在路上遇见的甲乙丙丁邻居,通过他们口中闲聊但凡提起我即将读小学我都能听到那句熟悉的陈没啊,要好好读书啊考100分,

要知道上幼儿园那会没人说让我好好读书考100分啊,这看似平常简单的一句话,给当时的我带来不小压力,我清楚我不爱学习我只热衷于玩耍。那时候,在我们那个不大的小地方,人们文化普遍不高,大多数人都为生活从事着体力劳动,他们知道生活的不易,所以,他们把大部分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只有把书读好将来才会有出息。

在那会他们朴素的认知里,好好读书,报效祖国能过上好日子。对于考试得到100分的强烈期盼早餐的油条和鸡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看似简

上一章 下一章

3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