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身叨扰了。"谢宁霜深深一礼,"明日,我便写和离书。"

回到房中,她取出一个檀木小匣。匣中躺着那日杏花雨下,她绣下的第一朵花。那时的她,多么天真啊。以为只要用心,便能绣出一段美满姻缘。她轻轻抚过那朵绣花,指尖微凉。

窗外的月色渐渐西斜,桂花的香气悄悄溢进来。这样的夜晚,从前她总喜欢坐在窗前绣些什么。一针一线间,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缝进绣样里。而今夜,她却只想将这些年的心事,都收进这个小小的木匣中。

"春桃。"她轻声唤道。

"小姐。"丫鬟连忙应声,眼圈已经红了。

"收拾一下细软,明日我们便走。"谢宁霜的声音很轻,如同窗外的夜风掠过竹叶的声响。

次日清晨,晨露未干,谢宁霜已在书案前提笔。和离书不长,寥寥数语,却写尽了这三年的苦楚。她不提昨夜的醉话,只说夫妻缘分已尽,自愿和离。笔尖在宣纸上游走,如同她这些年在顾府的日子,轻轻划过,未留痕迹。

及至日上三竿,她着素衣,将和离书交到顾景川手中。他已醒了酒,面色苍白,目光复杂地看着那张薄薄的纸。

"你当真要走?"他低声问。

"是。"她声音平静,"望夫君好自为之。"

转身离去时,她听见身后的叹息,却再未回头。和离书上的墨迹已干,如同她心中的眷恋,终于可以放下了。

4

清晨的山间,雾气缭绕。谢宁霜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步走向清风观。

"施主,您要去清风观吗?"一位挑着药材的老者迎面走来。

谢宁霜轻声应了,老者放下药篓,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老道姑常来我们村里施药,去年我那孙女病重,多亏了她熬了三天三夜的药,这不,现在都能跑能跳了。"

听闻此言,谢宁霜心中一暖。这些年,母亲虽不在身边,却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人。而她呢?这些年来,除了一味讨好,又做了什么?

终于,清风观的朱漆大门出现在眼前。门前的两棵古松遒劲盘错,枝叶婆娑,树影斑驳。远处钟声悠悠,近处竹林沙沙,一派清净祥和。谢宁霜站在门前,一时竟有些迟疑。

"宁霜?"熟悉的声音从门内传来。一个身着道袍的清瘦身影缓步而出,满头华发,却依然风姿不减。

"母亲......"泪水夺眶而出,谢宁霜再也忍不住,扑进母亲怀中。三年了,从她嫁入顾府到现在,从未这般痛快地哭过。

谢夫人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后背,叹了口气:"进来说吧。"

观中一室,茶香袅袅。窗外竹影摇曳,偶有青鸟掠过。谢夫人静静听着女儿讲述这些年的经历,目光渐渐深沉。

"那日......顾景川醉酒,说我配不上顾府,说我是商户之女......"谢宁霜的声音哽咽,"母亲,这些年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只是轻视与冷漠?"

谢夫人将一杯清茶推到谢宁霜面前:"你没有错。错的是,你忘了自己是谁。"说着,起身从柜中取出一个檀木盒子。

"这是......"

"当年我离开谢府时带着的唯一一件物什。"谢夫人打开盒子,取出一方绣着海棠的手帕,"那时的我,也和你现在一样迷茫。你外祖父是进士出身,我自小读诗习字,也以为嫁入富贵人家就是我的归宿。"

"可是嫁入谢府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谢夫人抚摸着手帕上的海棠,"你祖母认为我的诗词琴艺太过张扬,你父亲觉得我不够温顺。我曾试图改变自己,直到有一天,我在为村妇接生时,看着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突然明白了......"

"明白什么?"

"明白了活着的意义。"谢夫人目光坚定,"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样子,而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这些年在清风观,我虽清贫,却从未像在谢府时那般痛苦。"

夜色渐深,烛影摇曳。谢宁霜躺在简陋的禅房中,想着母亲的话,久久无法入睡。窗外传来阵阵虫鸣,明月清辉洒落在床前,与顾府奢华的厢房大不相同,却让她感到异常安心。

翌日清晨,钟声未响,谢夫人就将谢宁霜唤醒。

"跟我来。"谢

上一章 下一章

3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