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定。

郑天佑转过身来,脸上是与我如出一辙的疲惫:"董事会里有人在密谋夺权。他们需要我死,但我需要时间来收集证据。而你,将是我的最后一张王牌。"

这个回答让我背脊发凉。

但更让我不安的是,他说这话时眼神里闪过的一丝诡异笑意。"

第二章

4.

我站在落地镜前,第三十七次调整领带的角度。

"再来。"苏雨晴冷着脸,"郑总的领带永远是28度。"

我叹了口气。

这已经是第一周的培训了。

训练室里一共有12面镜子,像一个精心设计的牢笼,从不同角度映照着我的每个动作。

每一面镜子里都站着一个"我",但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镜子后面,藏着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摄像头。

录像分析室里,几个专家正在逐帧分析我的表现。

"手。"苏雨晴突然说。

我一愣:"什么?"

"你低头时右手在摸左手的袖扣。这是你的习惯,不是郑总的。他思考时会不自觉摩挲左手无名指。"

她对郑天佑的了解程度让我觉得不太寻常。

"你是不是...也经历过这个项目?"我试探着问。

苏雨晴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的戒痕,眼神一瞬间恍惚。

"专注你的训练。"她生硬地转移话题,但我注意到她的档案袋上写着"S-07",这是第七位"替代者"的代号。

临走前,我无意中瞥见她桌上的一份文件,上面赫然写着:"S计划终止条件:意识融合度超过80%"。

当我再想仔细看时,她已经快速将文件收起。

每个微小的习惯,每个细微的表情,她都了如指掌。

"这是训练手册第37页。"她翻开一页特殊标记的内容,"这些都是重点。"

我注意到那页的边角除了之前看到的数字外,还有一行被反复涂改的铅笔字迹。

借着灯光,我勉强分辨出几个字:"意识混乱时启动S方案"。

当时我并未在意,但这个细节后来成为了一切的转折点。

我注意到那页的边角有些磨损,似乎经常被翻阅。

在页面的空白处,有人用铅笔草草记下了一串数字:2.37亿、-48%、B-11。

这些看似随意的笔记引起了我的注意,却说不清为什么。

训练室的一角,行为专家正在和心理顾问低声交谈,不时朝我这边看来。

晚上回到家,老妈的电话打了进来。

"小默,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声音都变了。"

我愣了一下:"有吗?"

"总觉得你说话的语气跟以前不太一样。"她担心地说。

我下意识地挺直了背,右手轻轻整理着袖口。

这个动作...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习惯。

"我没事,可能最近工作太忙了。"我下意识地想抓抓头发——这是我紧张时的老习惯,但手刚抬到一半就停住了。

不,郑总不会这么做。

我强迫自己放下手,却发现指尖在微微发抖。

挂掉电话,我站在家里的穿衣镜前。

镜中的人西装笔挺,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威严。

这还是我吗?

我摇摇头,给发小小林发了条消息,约他出来喝酒。

酒吧里,小林盯着我看了半天:"哥们儿,你是不是换工作了?"

"怎么这么问?"

"感觉你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以前咱俩喝酒,你都是歪在椅子上的。现在..."他指了指我的坐姿,"跟个总裁似的。"

我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挺直了背,右手正标准地握着酒杯。

更让我意外的是,看到邻桌的一份商业企划书,我竟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风险点。

就像郑天佑那样。

5.

"停下!"我猛地抬手。

会议室里,财务总监愣住了,PPT停在第三页。

"这个数据有问题。"我指着屏幕,脱口而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应该是2.37亿。"话一出口我就愣住了——这个数字是从哪里来的?更可怕的是,我甚至知道问题出在代号B-11的秘密项目上。"

苏雨晴在角落里微微坐直了身子。

董事们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显然在观察"郑天佑"的表现。

财务总监翻开文件夹:"可是..."

"重新核查。"我说,"尤其是B项目的支出明细。"

话一出口,我愣住了。

我怎么会知道这些?

更诡异的是,一个小时后,财务部发来更正报告。

我说的没错,B项目的数据确实有问题。

办公室里的摆设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钢笔永远在右上角,文件按照特定顺序排列,就连茶杯的把手都固定朝向右前方28度。

"李总请求下午见面。"秘书提醒道。这是竞争对手公司的CEO。

"推掉。"我脱口而出。

话音未落,一阵眩晕袭来。

这个决定像是被植入大脑的程序,不受控制地自动执行。

我握紧扶手,指节发白-连这个小动作都跟他一模一样。

"很好。"训练结束后,苏雨晴说,"你越来越像他了。"

我盯着镜子:"这不正常。我不可能知道那些数据。"

"但你就是知道了,不是吗?"她的语气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

梦里我站在一间豪华办公室里,正在签一份并购协议。

醒来时,我清楚地记得那份协议的每一个细节。

包括第七条第三款的漏洞。

这不是我的记忆。

"你也经历过这些,对吗?"我问苏雨晴。

她的手顿了一下,无名指上那道浅浅的戒痕若隐若现。

"专注你的训练。"她的声音有一丝颤抖,"我曾经也站在你现在的位置,那种撕裂感...到现在还记得。

但这是唯一的出路。"她下意识摸了摸无名指的戒痕,眼神闪过一丝痛苦。

她顿了顿,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这是唯一的办法。如果不这样做,整个计划就会功亏一篑。我们都别无选择。"

但我看见了。

她的左手在微微发抖。

记忆开始错位。童年的乡下老家与高尔夫球场重叠,大学宿舍变成了奢华套房。两个人生在我脑海中交织,却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实。

更可怕的是,我开始能预判郑天佑的每一个决定。

"他下午会拒绝这个提案。"我对苏雨晴说。

她看了看文件:"为什么?"

"因为..."我皱眉,"我也说不清。就是知道他会拒绝。"

下午三点,郑天佑果然否决了那份提案。理由和我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扶着额头。镜子里的人表情痛苦。

有时我会在说话时突然停顿,因为我分不清即将说出口的话是源于我的思维,还是来自"他"的记忆。

更可怕的是,这种分裂感越来越频繁。

那张脸,越来越像他了。

就在这时,董事会发来晚宴通知。

看着那份烫金请柬,我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

直觉告诉我,今晚将会发生一些超出掌控的事。

6.

水晶灯折射出万千光芒,香槟在玻璃杯中跳动,像流动的黄金。

空气中弥漫着权力与野心的气息。

宴会厅的布局经过精心设计,每个角落都安装了反光材质的装饰,让整个空间充满了镜面效果。

这些镜面不断提醒着我:每个动作都必须完美,因为所有人都在看着"郑天佑"。

宴会厅的座位安排就像一盘精心布置的棋局。

香水、雪茄和野心的味道在空气中交织。

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像是精心调校过的面具。

我被安排在主桌正中,左右分别是新谢氏集团的董事长和银行的高层。

董事会成员分散在周围,各自带着不同的心思。

我站在宴会厅中央,完美扮演着郑天佑的角色。

每个微笑,每个手势,都无可挑剔。

"郑总果然魄力非凡。"新谢氏集团的董事长举杯。

我端起酒杯,右手微微前倾15度——这个动作曾被我在训练室里重复了上千次。

镜中的倒影让我恍惚:这个标准得近乎机械的姿势,到底是属于郑天佑,还是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就在这个瞬间,我注意到陈志明正在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我。

他缓缓推了推金丝眼镜,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郑总的举止,越来越...完美了。"

这句话里隐含的威胁让我后背一凉。

他特意在"完美"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仿佛在暗示什么。

我看见他正在桌下快速发着消息,目光时不时扫向会场另一端的几位董事。

一切都很完美。

直到那个问题。

"郑总对新能源产业怎么看?"

我正要按照准备好的说辞回答。

这个问题在预案中演练过无数次,标准答案就在舌尖。

但就在这时,一个陌生却熟悉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新能源是未来。"

不,这不是预案中的回答。

我努力压制那个声音,但它越来越强烈。

眩晕感突然袭来,周围的镜面反射出无数个"我",每一个都带着不同的表情。

镜子。

到处都是镜子。

落地窗,香槟塔,水晶灯...每一处反光的表面都映着我的脸。

不,是他的脸。

"我很看好这个领域。"我听见自己说,"事实上,我准备投资5000万扶持相关项目。"

全场安静了一秒。

董事会成员的反应明显分化。

尤其是投资部总监陈志明,他的眼神阴鸷地扫过来。

作为郑天佑的老对手,他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

十年前那场并购战的耻辱,让他始终咽不下这口气。

现在,他终于等到了郑天佑露出破绽的时刻。

"郑总这个决定是否有些...草率?要知道新能源项目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与石油集团的合作。"陈志明习惯性地推了推金丝眼镜,这个在公司以"算盘精"著称的老狐狸露出标志性的假笑。

十年前他就是用这种笑容送走了上一任投资总监。

他加重了"我们"两个字,暗示着某种威胁。

我注意到他正在给什么人发消息。

有人露出赞许的微笑,有人则皱起眉头。

"郑总这个决定太突然了。"一位董事攥紧酒杯,指节发白。

"这完全违背了董事会的共识。"张董事猛地站起来,"我提议立即召开紧急董事会。"

"现在?在这种场合?"陈志明假装震惊,但眼底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我感觉大脑一阵剧痛,两个声音在争夺主导权:一个想要立即收回那个决定,另一个则坚持要推进新能源计划。

陈志明借故起身,走到角落快速发出一条信息:"他已经开始失控,建议立即启动B计划。"

陈志明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几秒。

那种审视的眼神让我想起训练室里的专家。

他知道些什么?

还是说...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我注意到他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个熟悉的名字——正是负责我训练的那位专家。

几秒钟后,回复来得很快:"准许执行。注意控制影响范围。"

陈志明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上一章 下一章

2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